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体裁作文 > 书信

给孔子的一封信

时间:2025-02-12 16:36:59
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5篇

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5篇

在生活、工作和学习中,大家都跟书信打过交道吧,书信具有明确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对象,并有固定的或惯用的格式。那么一般书信是怎么写的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给孔子的一封信,仅供参考,欢迎大家阅读。

给孔子的一封信1

敬爱的孔子先生:

您好!

学了您的《论语十则》我受到许多启示,对您的高尚品质与为人我十分敬佩,想向您学习探讨。

学而不思责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数千年前的您就十分注重学习与思考的关系。可见思与学的关系密不可分,可现在的学生,大多数只学不思。就拿我来说:相同的课上时间,相同的老师讲课,有些认真思考的人总是课下也把老师的课程看一遍,再熟悉一次,我却把老师讲过的课程看一遍,再熟悉一次,我却不在乎此,结果往往是我的成绩远在他们之下,我总是很迷惘,为什么呢?学了您的话,才恍然大悟。

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”记得有一次,老师讲了一道很复杂的数学题,讲完后还特意问我,会了吗?我敷衍了事,说会了。然而在考试时,面对基本相似的题,却一点思路都没有,只得望题兴叹。我十分后悔,当时为什么不求甚解?这才是我体会到诚实的重要。尤其是在学习上:明白就是明白,不明白就是不明白,这才是智慧。而明明不会,却也不懂装懂,只会害了自己。

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由此可见,自我反省也是十分重要的,他可以帮助人们找出并改正许多错误。孔子先生:您知道自我反省的好处,可像我一样的许多人,多是犯了错才明白您的观点的。我以前朋友很少,却不知道为什么,因此每天都很苦恼,学了您的话,我开始冷静下来反省自己,虽不是每日几次,却也有颇多的收获,我渐渐的认识了自身的不足,也努力加以改正,相信不久便会有更多的朋友。吧。

孔子先生:说了这么多都是在您的启发下才明白的,相信您的话作为我的座右铭,时刻牢记。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,不断践行您的思想,使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,按您的经验为人处事,少走弯路,更要找到自己的不足,尽力做到三日三省吾身,改正自己的缺点,使自己具有更多长出,重塑一个完美的自我。

孔子先生愿您的理论学说得到更多的认可!

给孔子的一封信2

尊敬的孔老夫子:

当您看到我穿越千年与您“鸿雁传书”时,您是不是十分惊讶呢?

或许您已经知道了,您的雕塑成为在天安门广场上第三尊雕像时,您是不是十分自豪呢?要知道,几千年来,您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标志。

或许您已经知道了,“儒家文化”正传播到世界各地,为不同国度种族的人们所接受,您是不是十分欣慰呢?

可是,或许您也已经知道了,这其实仅仅只是表面,只是废墟上的繁花。

您说过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可是,现代社会却越来越浮躁,越来越急功近利。各种“速读名著”、青春文学、网络小说越来越多,有谁还去看一眼堆在角落的“大部头”?有谁还怀念“烛影摇红”的阅读呢?

我不否认青春文学可以给我们带来梦幻般的感受,也不否认通俗歌曲不失为茶余饭后一种好的消遣。可是,这不能成为主流。一个人的迷茫是一种遗憾,一代人的迷茫则是一种失败。

您说过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可是,人们却似乎已经忘记了您的“谆谆教导”。当“娱乐至死”成为主流时,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被很好地“贯彻”了。君不见,网络上的“凤姐”、“芙蓉姐姐”和一个又一个模仿她们而出名的网络红人如雨后春笋,可又有谁会真正懂得“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”呢?不择手段的出名,似乎成为了主流。人们的神经麻木了,您所提倡的“德行”又被抛到哪里了呢?

没有种子的果实无法在自然界生存,空瘪的麦穗总是仰着无知的头颅,那么,人失去了精神家园,又会怎样呢?

“儒家思想”影响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。可是,到了我们这一代,似乎又被“遗忘”了。我不否认您的思想中存在着某些需要“破除”的“糟粕”,如“女子无才便是德”这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。可是,我认为去除糟粕后的精华却是我们当代人应该继承,应该发扬的。“仁”与“德”仍然是我们所不应该遗失的。

当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时,我们需要您的“儒家思想”为我们带来一缕清风。

当现代人的精神文化缺失时,我们更需要您的“儒家文化”为我们建立新的文化秩序。

当现代人的道德灵魂渐行渐远时,我们何尝不需要您的“仁”和“德”来唤回现代人的灵魂呢?

魂兮归来。

此致

敬礼!

  写信人:

  日期:

给孔子的一封信3

尊敬的孔夫子:

您好!

晚辈乃数千年后之人,无缘一睹您的风采,但却知您潇洒倜傥,自幼好学,青年从政,首创儒家,德高望重,万世师表,实为“不可无一,难能有二”之人,晚辈对您深感敬佩。您的《论语》更是被奉为经典,书中一句句朴素而又经典的言辞化解了无数国人心中的浮躁和烦闷,温暖了无数国人。而今,我要向您寄出一封求救信,请您务必再以您那温馨的劝导,救救那些个被物欲所蔽,失其灵明而惶惶不安的人们。

您曾说“君子有三戒”“君子有三畏”“君子有九思”,然而,您看:他们有“戒”吗?他们有“畏”吗?他们有“思”吗?

不必说那些个国人,动辄以“出国考察”为名,假公济私堂而皇之地入住顶级酒店,更有可恶者临走前还不忘以“惟我独尊”的姿态,在洁净的窗帘上留下一脚以示不枉到此一游;

不必说那些个“满腹经纶”之士只因一眨眼功夫没找到停车位便恶语相向,出言谩骂,随即把车停在盲人道上;更有肇事者竟还口出狂言:“有本事你们告去,我爸爸是李刚。”

也不必说那些个我的同龄人,把嚼完的口香糖或肆无忌惮地随地一吐,或恬不知耻地喷到无辜的广告牌上;

单是比烽火台、情报站快上无数倍的网络,媒体就足以污染视听,令义士们捶胸顿足,让居心叵测者欢欣鼓舞。曾几何时开始,媒体网络可以不顾教化,把粗话串进主持词;“芙蓉姐姐”“凤姐”埋藏在各个角落,伺机而动,一个比一个哗众取宠,一个比一个畸形病态;脸蛋稍好的不厌其烦地玩自拍,闲来自残的人假惺惺的博同情,无聊不雅的视频点击率暴涨,无条件限制地发表言论图片,让“花朵”们对自己的行为随心所欲,使风华正茂的青年们沉沦其中……

于丹说:“没有道德约束的勇敢,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灾难。”

尊敬的孔夫子,您的内心世界充盈而强大,您深邃的思想更是让近乎所有人望尘莫及。孔子先生,我多希望您来告诉他们:“动容貌”“正颜色”“出辞气”,要严肃自己的容貌,端正自己的脸色,注意 ……此处隐藏7770个字……学到新的东西,成为一名教师这句话启发我善于“回头看”,从我所学的知识中汲取新的财富这句短小精悍的话就像一股清泉,滋润着我的灵魂,提醒着我,催着我前进。

感谢你成为一个男人。”如果你的父母在这里,不去很远的地方,你会找到一条路的。如果你必须远行,你必须有一个确定的方向。对!如果一个人想站在社会的立场上,孝道是最基本的原则: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。告诉我,人们应该言行一致:“君子诚实正直,恶人患难。”宽容是一种修养,是一种品质,是一种美德。宽容不是懦弱无能,而是一种包容一切的大度。我们应该学会宽容:“不想做的事就不要做。”这句话表明你对别人体贴善良——你不喜欢做的事,不要强加于人。你知道吗?在知道这句话之前,我经常请我的朋友为我做这做那。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别人的处境。学了这句话,我明白了尊重是相互的。我们应该以自己的行为来对待他人。你的话带着思绪,常常使我感到心潮澎湃,顿时豁然开朗

孔爷爷,你知道吗?现在你们的思想文化已经“冲出鲁国走向世界”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,傅琰东的歌“朋友远道而来,不足为奇?”古琴声中,“孔子弟子”身着古装,手持内裤,齐声诵读《论语》,令人惊叹。887活字印刷版将三种字体的“和”字进行变换,表达“和为贵”的思想。你知道吗?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建立了“孔子学院”,以增进全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。你那深奥的谚语吸引了无数的外国人来努力学习。你的思想改变了生活,影响了世界。

孔爷爷,你的思想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,照亮了无数人的方向。作为祖国的未来,我们要努力学习,把你们的思想付诸于言行,把你们的思想发扬光大!让你的思想永远闪耀!

给孔子的一封信14

亲爱的孔夫子;

转眼间,时间轻泛步伐,已逝去2500个年头。此时我给早已化作深空一颗明星的你写一封信。

您也许不曾知道,您的儒家思想早已在万千中华儿女的心中根深蒂固。现在21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就是 “以德治国” 。 我们的民族性格谦逊、待人和蔼、行礼周到...

您说 “有教无类” 。于是老师们便很好的继承了这种思想,一遍一遍的教导着我们,用他们的甘露滋润着我们,用他们的春风温暖着我们。坏学生在他们眼中一样可爱,他们哑了嗓音、多了皱纹,倾尽了心血,仅为您的一句“有教无类”。

您说:“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” 于是中华儿女出了岳飞、文天祥、等人。正因为他有不可夺得志气,拥有精忠报国的气节,联合抗金军民一道,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,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 蹂躏。文天祥到死都不肯屈服在敌人的剑下,一挥毫,题下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千古绝唱。志,您所谓的志,这些“匹夫”们宁死也要守住 “志”。

您说:“古者言之不出,耻躬之不逮也。”古人认为如果自己做不到就是可耻的。他们不轻易允诺,不轻易表态,因为如果做不到,就会失信于人,自己的威信也就 降低了。所以教育了我们为人处世要做到“诚信”两字。诚信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优秀品 质。曾子因不能去市集而哭闹,其父许下回来时杀猪的大承诺,不论其母怎么阻挠,还是兑现了。“诚信”二字很容易写,但却很难写好它。

您说:“礼之用,和为贵。”所以您主张“仁政”。以礼治国,以德治国。由这个传统,中华民族后来繁衍出举世瞩目的礼文化,中国也被称为礼仪之邦。“礼”告 诉我们要“以和为贵”。 “和”的观念是我们民族血液中奔流不息的元素,“人和是个宝,家和万事兴”,中华民族也历来被视为爱好和平、易于相处的。

您说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真正的大学问家,在学术上都是精益求精,不断完善认知,有时甚至不耻下问,全方位的汲取知识面。明代的宋濂常常捧着书本带 着问题跑到百里之外,问那里有名望的先生。还需看先生的心情,常常伺候他高兴了,先生才教他学问。即使是这样,宋濂还是觉得很值得。终于,怀着这种不耻下 问的良好品德,成为当代有名望的大官。

您说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”读书不能单单学习或者思考,要思学并兼,这样才能很好的驾驭真知。学习是思考的基础,思考是学习的升华。在学习的 基础上思考,思考才能深入;在思考的前提下学习,学习才有效果。同时对所学的知识必须结合实际反复运用,知识才能巩固,技能才可纯熟,这就是我们掌握知识 的必由之路。

夫子,您的精神和文明一直被中华儿女很好的传承下来,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,您一定很欣慰吧。祝在天堂的您:

身体健康,万事如意!

给孔子的一封信15

敬爱的孔先生:

您好!我是您的一个学生,一个您从未谋面的学生,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学生。孔先生,您可知道,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在学习上多么累人的世纪!每天,当太阳还在沉睡时,我就已经睁开困倦的双眼开始背单词、默课文……

中午,当大家都在午睡时,我却“高速运转”着我那只睡了二十分钟还疲倦着的大脑,完成那一条条多得让人头胀的作业;晚上,当月亮都闭上了双眼的时候,我仍在冥思苦想着那一道道数学题……每天,都是如此。可是辛勤的劳动并没有收获丰硕的果实,我的进步仍是很小。这样的结果让我不免有些失望,有些想放弃了。失望的我从书架上随意拿下一本书,看着,看着,突然,在这本书上,我看到了阐述学习与思考的句子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;我反思自己平时的学习,豁然发现自己虽学又思,但却没能勤于提问。我一边想着。一边拿笔在本子上记下学习方法上的不足——勤于提问。

勤于提问,就是在学习中善于提出问题,并用自己的理解予以解答,解答不了的问同学、老师或一起探讨。获得一点小收获,原本已熄灭的学习奋斗之火又被点燃。抓住了“勤于提问”。继续往下读,往下读……当我阅读到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、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时,顿时想到了平时我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的态度:不是理直气壮地去问老爸、同学和老师而是问同学要解题答案,或是直接把那题“晾”在一边,不理了,或是要别人的答案,询问了一下解题方法、步骤,研究了一会儿,“半桶水”的料,就写在作业本上了,。想到这儿,我不禁惭愧地低下了头,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。我抬手在手旁的本子上记下了学习方法上的又一个不足——不认真负责的态度。爸爸说,这种不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,长期以往会损害自己的一生,必须改掉!接着,我又继续往下读,又总结出了几点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,例如:不善于从正面学习,从反面借鉴;没有温故知新……看完了这本书,“回头”瞧瞧书名,这才发现这本书原来是儒家经典之一、“四书”中的——《论语》。

孔先生,谢谢您,也谢谢《论语》。如果没有您,您的弟子们也就不会把您的言行记录下编成这本书——《论语》,也就不会让几千年以后,您的学生,我,有幸拜读这本书——《论语》,了却我的烦恼,重燃我的“努力奋斗之火”让我从书中获益匪浅。孔夫子永垂不朽!

  您的学生:

  年月日

《给孔子的一封信通用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