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体裁作文 > 散文

慢生活散文

时间:2024-05-07 23:41:40
慢生活散文

慢生活散文

慢生活散文1

喧闹的城市,五光十色,车水马龙,人,川流不息……

忽然,怀念孩时的农村。

夏天,我和一群同龄的孩子,顶着酷暑,爬上树梢,去抓知了,抓到后,会把它放在一个准备好的瓶子里。

有时,一只都抓不到,有时会抓好几只,蛮好玩。

晚上,跟着我的哥哥和一群男孩子,去田间钩青蛙,那时,青蛙不是保护动物,我一手拿着一个蛇皮袋,一手拿着火把,哥哥他们拿着钩子,一根长长的竹杆,绑着鱼丝线,鱼丝线上绑一个鱼钩,鱼钩上,钩上小虫子,用来做诱惑。

青蛙很容易上钩,一会儿,就钩到,我把蛇皮袋送上,哥很熟练放进袋子。

其实,那东西,我很害怕,根本就不想跟他们去,但哥会用拳头威胁我,胆小怕事的我,只好顺从。

天气在炎热点,我跟哥哥还有村里的一群孩子,会在门前的一条河洗澡,顽皮的我们,会追着浪花拍打,还时不时,翻开河里的大石头,摸河螺。

整个村子,都能听见我们的笑声和打闹声。

这样的日子,离我们好遥远了……

我曾想,等我完全老了,我要回到家乡,种一亩地,栽上蔬菜瓜果,再种一下花草,把院子收拾干净。

不看手机,不跟外面联系,甚至连朋友都不要。

我就这样一个人,静静地坐在黑暗里,收拾过往,慢慢品尝……

慢生活散文2

有一种情景,叫触物遐想;有一种思念叫似曾相识;有一种情绪,叫回到从前。我撩起情绪的窗帘,放进似有还无的自己,听情绪火车般的鸣笛,随同它一起慢摇,摇进古镇,摇醒那些旧生活。

贵州镇远,有些光滑的青石板上,行人穿梭;青砖黛瓦的建筑下面,商铺,琳琅;飞檐翘角,雕梁画栋间,客栈,古风犹存。

居住的客栈,临着河,屋檐倾斜而出,木与瓦的结构,历历在目。清绿的河水里,摇曳着祝圣桥秀丽的身姿,倚靠着客栈观景阳台的我,瞅着桥上人来人往,话语喧哗,曾经的梦境,在人影绰约中铺陈。

儿时,奶奶的河边小木屋,青瓦也这般林立,透过木制的小窗口,小河、欢笑声是窗棂景的组成部分,我常呆立于窗前,不知时间为何物。

踏着镇远明清的石阶,踩出的是我平缓的从容,远不同于通往奶奶小木屋的石板,崎岖的路上刻的是我的小心翼翼。

踱进一间间店铺,民族风的衣、鞋;叮当的小饰物;芳香四溢的老字号小吃……留连棉麻的复古,贪恋食品的纯朴,忘记下一站该归去何处。

一路走来,一路鲜香,抬头,四方井巷,赫然。巷道,狭长而幽深;建筑,绵长而奇特。

四方井源于乾隆时期,据传有史以来,未曾干涸过,巷道因此而得名。每一块砖,每一座墙,每一片瓦都写着岁月悠悠,非一个“长”字可以了结。

所谓“歪门斜道”是四方井巷的特色。“歪门”是因为宅门都非规矩的正方开着,巷道里上坎爬坡要左拐右弯,意味“斜道”。说“古人出于风水的考虑,为避免路煞的冲撞,起无形玄关之用。”这样的门,这样的道于今人而言终究体现的是一种智慧。

清静的巷道,转角处便得了风景—石阶旁随意点缀的绿草,爬藤;木石结构的老屋;拱石门里隐约的木屋;曲径尽头的豁然;斑驳的墙壁,张扬的大红灯笼。每一处皆是欢喜。

“酿成春夏秋冬酒,醉倒东南西北人”横批—合盛酒坊。店门口左手边的屋檐下闪着个性招牌“大口吃肉”、“百年工艺自酿米酒”、“秘制卤牛肉”。我本是饕餮之人,在巷道里遇了此好去处,不想错过,欣欣然拾台阶而上,进得院来。

庭院干净、整洁,古筝高山流水之音绕耳,有仙风道骨之韵;长廊下,古桐色的方桌长凳,一壶酒,四个陶砂制大酒碗摆于桌,显豪放之气;长廊后有两口分别贴着蒸米、烤酒红色字样的炉灶,酿好的成酒以红布封口,清一色列于廊侧边,呈喜庆吉祥之象;一个大型的筛斗里装着白净的米,米粒饱满而色泽透亮,在正午的阳光下,有着珍珠的光洁度。“好米好水有佳酿”,酒还未盛上,我己醉了几成。

手持酒壶,倒米酒一碗,初尝清甜,而余味纯厚。甘醇的口感与故里的自酿竟有几分相似!下酒的卤菜热热地端上来,凤爪、牛肉、调味料,精致上好。浅斟慢酌,逍遥自在。想起经典的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,我非得意,更无金樽,一个合心意的的氛围,就是饮酒的内心动力。

祖上也曾酿米酒怡人,只是父辈们年幼不知,因了酒的甜美而畅饮,最终沉醉酒缸边昏然入睡。酒,都说微醺最好,多则伤人。世间物,唯度难拿捏,少,则不达;过,则身陷其中,适时放手?谈何容易!

夏日的夜,姗姗来迟,夜幕下的镇远,炫烂。各家各户门前挂的红灯笼,在舞阳河的光影里分外妖娆。白天不懂夜的黑,古人定料想不到镇远今日的璀璨,我也遥想不了古人渔火里的沧桑。我唯一可以忆起的是从前纳凉的片段:星光点点,波光粼粼,萤光灯下,人群几许,天边遗落些暖黄色的宅灯,装点盛夏火热的梦。独立桥头的我,痴痴等的不过是河边飘来的几缕清风,而此时,站在祝圣桥,守望的却是阑珊一片的风景。

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舞阳河的鱼并无两样,不同的是其烹饪手法:鱼,三、四斤以上,融合苗族传统,加入本地鲜红的辣椒,配以西红柿、豆腐、豆芽以及香料。入口,酸味唧唧喳喳在舌头两侧唱着歌,而舌根部的辣味不由自主地跳着劲舞,鲜嫩的鱼殷勤地在口腔里伴着奏,于是它们一起轻快地点燃了胃的激情,歌舞升平中,我的双眼,感动了。我的大脑,嫣然一笑,记住了它的芳名—酸汤鱼。

其实,鱼还有另一种吃法—烤鱼。煎好的鱼架在炭火上炖着,鱼身洒满辣椒、葱段、花椒等佐料,红翠相间;鱼周边布了些茄子类的蔬菜。炭火渐明渐亮,鱼的香气在温柔的汩汩声里荡漾。我坐在贵阳一家寻常的食店里,细火煮鱼,围炉、夜话,竟有了故乡冬天烤火的模样。

贵州人嗜辣,与当地的气候不无关系。常年降水较多,相对湿度较大,阴天多而日照少,所以贵州人“一日无辣,一日不欢”,一盘绿油油的青菜里,也要搁些许花椒,说是有祛湿之功效。只是,若日日以花椒为饮食伴侣,于我而言,不一定是惬意之事,然而,贵阳瓜新果鲜的滋味,确着实让我记挂。

清晨,几只鸟在醒神的空气里,迎着即将喷薄的太阳,雀跃:风儿,在晨曦中,信步,悄无声息中滑落了昨夜星辰的梦。我站在天台,伸伸懒腰,拥抱了一天里所有的美好;摸摸凉凉的皮肤,嗅出了丝丝的秋意;探头楼下:但见小巷的街道两边摆满了农民们运来的蔬菜瓜果。看农夫们收收捡捡,瞧买家们三三两两、走走停停、询询问问,印象中,和谐的自由交易场景,无遮无拦;一副经久再现的生活画面,如火如荼。

天边,飘来故乡的云,云里的'早晨集市也这般敞亮在露天里。有菜农,有早点小商,一家挨着一家。菜,扬着十二分的精神;人,带着二十分的希望,忙碌着。或许是早起的劳作,农民们的脸上常现着些倦色,而他们总要时时地摆弄着菜,摆放到最佳、最美才无怨无悔。

记忆中的那些人儿,如蜜蜂般,辛勤。

见到蜜蜂是从贵 ……此处隐藏3443个字……下来。

我爱慢生活。从慢中收获心灵的沉淀,从慢中得到灵魂的升华。

自己一个人,一首歌,在这繁忙的季节中寻求一丝宁静。

在以“数字”和“速度”为衡量指标的今天,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生活。“慢生活”不是支持懒惰,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,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。当然,工作重要,但闲暇也不能丢。大学生活也许是我们能享受慢生活的最佳时期,学会慢生活,才能慢慢的找出学习与工作的平衡支点。‘慢’是‘快’的基础。

你只有习惯慢生活,才能够快速找到定位,而不会迷失自己。记得大一结束的时候,导员问过我们这样一个问题: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大一生活,结果好多人都是用迷茫,混沌等一类的词来形容。其实之所以大家迷茫就是因为太注重速度,而忘记了要慢下来才能更好的看清前方的路,找准自己的定位。

要慢下来,是因为“快”让人错失了身边很多美好的事物。

“慢生活家”卡尔·霍诺指出,“慢生活”不是磨蹭,更不是懒惰,而是让速度的指标“撤退”,让生活变得细致。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,这里的“慢”是一种意境,一种回归自然、轻松和谐的意境。让我们静下来细心想想,从早到晚,很多人都只是在教室、宿舍、食堂这三点间移动,虽然就只是这样,但我们还是感觉到忙碌,所以时间久了,自然而然地也就感觉累了,乏了。享受慢生活不是让我们放下手里的工作,而是从另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去完成我们的任务。慢生活是一种品质,也是一种智慧,更是一种境界。

富兰克林说的:“实际那就是生命,时间就是金钱。”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至理名言。虽然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还不具备慢生活的现实条件,但“慢生活”的价值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我们的生活、学习和工作当中去。未来是我们的,享受“慢”的境界,才能更好的享受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。

中国当代学者林语堂,他崇尚“自由和淡泊”。在《生活的艺术》一书中写到“让我和草木为友,和土壤相亲,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。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,觉得很快乐。当自己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,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,好像是在天堂一般。事实上,他那六尺之躯,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?”他所追求的不只是慢生活,而是境界更高的慢灵魂。“慢”已不容置疑。“慢”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探寻。

“慢”是一种健康的心态,是一种积极地奋斗,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,是一种高智、随性、细致从容的应对世界的方式。她只会让你更高效,更优雅,更接近幸福。

慢生活散文9

十月的早晨,积木公社的山沟里,七彩光线肆意铺洒下来。在静静的水面上,在轻轻摇曳的芦苇间。

那一丝丝光那一片色彩透过晨雾也洒在露台上,那桌那椅就形成了光影。

秋虫儿也在这一年最后的温暖时刻啃噬了片片无辜的叶子。想存住它的留恋印记。

凋零前用火红的身躯装点着秋天,但毕竟秋将去,冬要来。

谁说过俏不争春?可这秋也不争色吗?

深藏在山谷依然享受温暖哦!

秋的美色环绕着我,一壶茶独坐自斟尽享。有歌词道:

早就遗失了/你却没遗忘/最初的最美的心跳脉搏/你微笑的眼眸 /像梦境中的萤火/写满了有多爱我/可惜时光河流冲散你我/离别时连背影都觉淡漠/你说过的承诺 /都变成海市蜃楼/越曾繁华越寂寞/等千年之后 /他亲吻住我的手/在夜色中又耳鬓厮磨/同样的温柔 /同样的依依不舍/回头又见你眼眸/可惜时光河流冲散你我/离别时连背影都觉淡漠/你说过的承诺/都变成海市蜃楼/越曾繁华越寂寞/等千年之后/他亲吻住我的手/在夜色中又耳鬓厮磨/同样的温柔/同样的依依不舍/回头又见你眼眸/只有在梦中/我和你终于重逢/一寸寸的沁在空气中/满脸的温柔/满眼的依依不舍/梦醒请你忘了我/来生别将我错过。

寻来与这歌词相伴的多情歌声,任这多情弥漫在山谷。我沉醉了,沉醉在这歌声中,沉醉在这山谷的晚秋里。

身旁的那一潭水静静地潺潺流动。映照着蓝天,映照出树与花,也映照着水边那些忠实陪伴的石头。

这不起眼的生命却沐浴了最多彩也最温柔的阳光。

波斯菊红叶围绕的那棵山楂树哦,见证我这一年的秋天与美色。

慢生活散文10

人心,是坠入红尘的露珠,在喧嚣中,不觉地,便染上了世俗的尘埃,追逐着,别人眼里的幸福。我们努力奔跑,陡然回头,才发觉,那是别人的幸福,永远不属于你。于是,慢下来,有了诗和远方。

无论远近,每次回来,礼物自是要带的。带给家人的自不必说,也总会给自己带回些心仪的,这次,也不例外。第一件是花间堂的手工花瓶,深灰蓝色,古旧典雅,我第一眼望见,眼睛便不曾离开,心想,再去寻一丫带花苞的枯枝插上,放在书架,应是极有意境的。 第二件是同里古镇的瓷碗,我吃早点时用来盛芡实粥的,白底红素花,一点儿说不上精致美丽,但却沉甸甸的,惊喜如此小碗却有如此份量,在偷工减料的年代实属难得。有意带回,和老板娘询价,她却说送我了,还露出质朴的笑容,我没想到她会这么爽快的满足我的奇葩爱好,古镇人的厚诚着实让我心暖,收起,回去盛粥时定会想起同里。

第三件是湿地公园的香樟树叶,我知道,与其他树不同的是,香樟冬天不掉叶,依然是青翠依人,到四月五月,老叶便换上了火红的衣裳,风一吹,便飘飘洒洒地落了一地。我拾了一些,很快风干,虽颜色不再但还可以做花贴的,贴在闺蜜送的笔记本上,虽不知何时能与她再见,但看到它,我依然倍感温暖! 每次外出,收获的不仅是礼物,更是一种体会慢生活的心情,那是内心安宁与独行的自在,它令我无比欣喜,用文字记录下,不是为了纪念,而是怕老了,会忘记!

慢生活散文11

本人是一名**年毕业的会计系女生,自爱简单自由,热情开朗,真诚细心,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,富有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,兴趣广泛,尤其热爱旅游、瑜伽、摄影和读书写作。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文集,初入文坛,原因也很纯粹很执着热爱阅读写作。

城市的齿轮飞速运转,大厦的玻璃反射刺眼,逐利的人心吞噬良心...... 而慢生活,能使人们在灯红酒绿的都市名片背后腾出一片纯净之地,一个心灵驿站,平衡生活中的压力和动力,调控情绪的波澜,成为一个生活得更有质感,更具理性和知性魅力的人。简单自然,心怀感恩,质感生活,快乐行善,善于发现,乐于分享。一本书,一壶茶,一个闲适的地方,一次与心灵对话的旅程,身心灵的学习,自我探索与助人自助的统一,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慢生活。

我渴望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依然保持初心,为自己梦想践行,我选择慢生活;我幸运成为热爱旅游热爱生活追逐梦想的一类人,我感恩一路上与我同在的挚亲伙伴以及萍水相逢的朋友路人;我善于交际,我遇见各异的人和事;我经历过挫折也获得掌声,我分享成长路上的点滴;我认真聆听身边亲友和求助朋友的故事,我感悟良多,用心感受,细心思考,不断学习,尝试在新的角度和方式重新认识自己,探索自我。

我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慢悠,活得质感,活得从心,演绎人生的精彩,践行梦想的动力,追逐青春的勇气,学习,分享,故事,人生,用生命影响生命,回首不遗憾,前行不畏惧,当下不错过!

《慢生活散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